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2021年以来,靖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全国、全区、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团结奋斗共进步 繁荣发展同前行”为主题,用心聚力奏好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五部曲”,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奏好民族团结“村屯改造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投入3600多万元,对龙邦镇护龙村排干屯等边境一线村屯的风貌进行改造,提升一批有价值、有特色、有影响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双促进”。
奏好民族团结“先进创建曲”。扎实推进靖西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兴边富民示范创建工作,完成“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挂牌;新靖镇鹅泉村念安屯、龙邦镇护龙村、壬庄乡真意村3个村(屯)被命名为自治区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靖西市、化峒镇等5个村屯、单位被命名为全区第二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单位;安德镇安德街获得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靖西壮锦厂厂长李村灵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奏好民族团结“品牌产业曲”。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民贸民品政策,推进靖西“深百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的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目前,该市已有1家涉农企业通过“圳品”认定,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百色市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验收认定。同时,做精做细“靖西绣球”“靖西壮锦”和靖西壮族服饰等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做强做优山楂系列果酒、靖西大香糯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让民贸民品企业依托边境特色资源优势培植好“品牌产业”,让少数民族品牌产品走出靖西、迈向全国。
奏好民族团结“中华文化曲”。投入3000万元,以“党旗耀边关”为主题,将龙邦镇大莫村弄关屯塑造为特色苗寨,以“边境法治”为主题,将岳圩镇汉邦村大汉屯塑造为壮族特色村寨,并结合各民族特点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康养、边关红色教育中传承与发展好中华文化。
奏好民族团结“感恩教育曲”。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为抓手,教育引导边境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同时,开展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进村屯、进校园、进农户等“三进”教育活动。2021年以来,该市共开展“三进”教育活动20余场次,开展民族团结暨防控境外宗教渗透等文艺巡演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次;在各民族聚居村寨安装24个无线发射信号站台,解决边境各族群众接收不到国家广播电视信号的问题,受益边境群众达5.6万人次。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