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3月2日,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在忻城县召开《壮族欢满(喜乐歌)译注》编纂工作会议,宣告《壮族欢满(喜乐歌)译注》项目正式启动。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韦如柱在会上就《壮族欢满(喜乐歌)译注》翻译整理方法和体例进行了讲解。广西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韦胜辉就项目整理出版要求进行了业务辅导。
会上,项目负责人、忻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樊圣林就壮族欢满(喜乐歌)的基础文献整理工作作了汇报。“我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搜集欢满了。”樊圣林介绍,忻城县先后有十多名山歌爱好者加入欢满古籍搜集队伍,最近几年加大了搜集力度,截至目前,共搜集到山歌手抄本69本,共11633首约65640行。
会议对欢满的分类和篇目筛选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据了解,欢满(fwenmuenx)意为欢乐的歌,流行于红水河流域的忻城、都安、宜州、柳江、合山等地壮族地区。欢满在唐代的师公经书中已有记载,盛行于明清时期,主要反映壮族恋爱婚姻、生产生活、历史知识等内容。
会议指出,进入21世纪,国家对民族文化日益重视,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逐渐加大,壮族古籍整理工作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会议认为,壮族欢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翻译整理出版壮族欢满,不仅是对壮族古籍的保护,更是对壮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会议要求,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搜集到的大量的原始资料中筛选出体现壮族与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内容进行翻译整理,在传承好民族经典文化的同时,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要立足于精品战略,将欢满(喜乐歌)打造成壮族民歌经典成果,整合资源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的品牌,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忻城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县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特别是在自治区民宗委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保护方面,在以樊圣林为代表的民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民间调查和多方收集整理,收集到民间古籍手抄本近300册,整理出版了《壮族悲歌》20本、《忻城少数民族古籍》、《壮族盘歌》、《欢满》、《壮满》精选及《广西忻城壮族山歌》等书籍,成为研究忻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
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如猛、忻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李大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忻城县《壮族欢满(喜乐歌)译注》项目组成员共19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