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管培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需久久为功

时间:2022-04-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中小学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管培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我参加了全国政协专题调研考察,深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深得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进一步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进展总体顺利。一些地区纠偏正向的举措逐渐取得明显实效。

  

  同时,我也感觉到,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在此背景下,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方面,一些地方共识不够、准备不够、落实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教育评价考核和升学考试等环节衔接配套还需抓紧推进。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亟待调整。教材建设任务紧迫。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得民族地区师资不足的短板和教师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胜任教学的骨干教师严重缺乏。学校教育中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付出很大努力,需要久久为功。

  

  一、学校教育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要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是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推进工作需要精准判断、精准聚焦,对症下药。宣传教育要注意分众化、差异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落实到位。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进一步形成合力。这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事,需要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育人体系,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需要既做又说。宣传、教育部门要精心组织编写宣讲提纲。小道理与大道理、切身利益与家国大义,都要讲清楚,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入脑入心。

  

  三、抓紧组织国家统编教材。教材是国家事权。政治、历史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教材,特别是涉民族问题教材,须由国家统编、审定或授权。中央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地方授权编写教材,须经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方可使用。要坚决斩断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中的非法利益链条,保证国家统编教材畅通无阻。

  

  四、调整学校设置和教学组织。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有序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混班教学。通过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和教学组织,营造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条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所有课程教学之中,促进民族团结和教育质量水平同步提升。

  

  五、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影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进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校内外因素,归根结底是考试指挥棒和相关政策机制。应将政治、语文、历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赋予必要权重。扶持民族地区教育和优秀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还需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按照实事求是、因时而宜、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调整完善考试录取等政策举措。

  

  六、着力解决好师资瓶颈。政府统筹调剂教师编制,抓紧补齐三科教师不足的短板;严把教师入口关,新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相关要求;强化教师培训,建议“国培计划”单列“国家统编教材师资专项”,重点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强化激励机制,结合教师资格注册与人事改革,采取区别政策。对于年轻教师,设置“过渡期”,提供“补课”达标机会,仍不能适应的教师分流转岗;通过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优师计划,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教师;对口支援中加大教师资源支持力度。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17062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