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象山水月气象新——回访桂林市象鼻山景区

时间:2022-04-29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习近平

  【镜头回放】

  象山水月,桂林山水的重要标志。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象鼻山公园考察调研,同游客亲切交谈,对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重要指示。

  春天的清晨,桂林市象鼻山景区笼罩在云纱雾幔中,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影。

  象鼻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桂林市的城徽标志,因山形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象鼻山公园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为象鼻山景区转型发展、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桂林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广大群众分享桂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经过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今年1月31日开始,象鼻山景区正式全面免费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大开放带来大收获。从1月31日免费开放起,截至4月26日,累计接待游客逾19.5万人次,景区周边的食、宿、娱乐等相关产业也持续火爆。

  景区免费 服务升级

  2012年,象鼻山公园门票75元/张;2016年,70元;2018年7月,60元;2018年9月,55元;2022年,0元。象鼻山景区票价变化,折射出桂林市努力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和务实举措。

  壮族歌圩三月三,幸福生活踏歌来。今年的“壮族三月三”假期,身着节日盛装的广西各族儿女汇聚象鼻山下,载歌载舞喜迎宾客。许多市民游客约上亲朋好友,来到象鼻山景区体验民族风情。在景区策划的游园会活动中,市民游客有的慢慢品味宋韵雅集,有的与孩子一同套圈投壶,体验游戏的快乐;奇幻泡泡秀带给小朋友许多惊喜,让大家在春光中欢庆佳节。

  “景区免费了,但服务不能降级。”象鼻山景区管理处副总经理马谦介绍,景区正着力加快设计新的园内体验项目,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品质,探索开放式旅游消费新模式。

  今年春节期间,景区试运营“象鼻山—龙船坪—叠彩山—象鼻山”观光游船路线,高峰期一天发出13班,日均接待350余人。下一步,还将与周边酒店合作推出系列下午茶及精致糕点,让游客享受到“山前一壶茶、水边半日闲”的闲情雅致。

  让利于民 受益于城

  旅游业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影响力大,不能仅仅依靠“门票经济”,而是要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丰富旅游业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桂林市以象鼻山景区免费开放为契机,积极探索开放式旅游消费新模式。

  在桂林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设在象鼻山公园内的主题邮局,与大家一起看画册、聊邮票,赏文创产品。

  现在走进该邮局,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邮味”十足,游客可免费选盖象鼻山、龙脊梯田、逍遥楼、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等30款涵盖桂林主要旅游景点标志性图案的纪念邮戳。营业员文镜霖介绍,总书记翻阅、称赞过的《漓江赋》画册,以及印有山水图案的搪瓷杯最为畅销。

  纷至沓来的游客还带火了象鼻山造型文创雪糕。景区文创部负责人刘双斌介绍,文创雪糕旺季时每天能售出1500根,“手持雪糕在象鼻山的相同角度合影,已成为游客热门打卡方式。”

  美食是旅游中的重要一环。中午时分,景区附近的椿记烧鹅中山店座无虚席,副店长莫春燕热情地向食客推介漓江啤酒鱼、醋血鸭等桂林特色菜品。作为象鼻山的“邻居”,桂林市璟象酒店假期内也全部客满。酒店总经理助理覃宁说:“我们会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技能,迎接和服务好更多游客。”

  象山区区长梁红表示,该区正积极打造一批特色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企业,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群众的幸福感。

  全力呵护 美景长驻

  不管是冬春枯水期,还是夏秋汛期,如今的象鼻山公园始终碧波荡漾,水清见底。景区里有一块生态环境部门设置的漓江水质实时监控牌,每4小时更新一次数据。水质好坏,一目了然。

  为有源头活水来。溯源而上来到漓江重要水源地青狮潭水库,库区居民苏喜冬感受深刻。“水库里不让搞网箱养鱼,沿岸的违章建筑、养殖场也按规定拆了。”苏喜冬说,水质好了,游客多了,村民建起农家乐赚到了钱,也更加自觉保护水资源。

  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桂林市投入60多亿元实施生态补水调度工程,在已有青狮潭水库、思安江水库的基础上建成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水库,全面提升了漓江水质,确保了漓江水量,让象鼻山“大象饮水”美景成为常态。

  一江碧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象鼻山景区推动优势山水资源转化为优质产品,把“门票经济”转型为民生经济、综合经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迈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18221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