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达州市宣汉县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时间:2022-04-2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宣汉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统揽,搭建载体平台,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示范创建共促工程”,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合力。成立由宣汉县四大家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宣汉县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困难问题,高效推动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和县委巡察重要内容,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32个牵头部门和139个具体责任单位,组建10个督促指导组,每月开展督查暗访,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成立宣汉县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新抽调12名人员到创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配齐37个乡镇(街道)统战委员和学校、医院、国有企业、村(社区)统战联络员,县财政每年预算民族工作经费1000余万元,今年新增560余万元专项用于创建工作。

  

   实施“精神家园共建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12个红色村落、开辟3条红色旅游专线,开发红色干训课程、中小学红色本土教材,建设王维舟纪念馆、巴山红军公园、清溪宏文校、王维舟故居等红色主题教育阵地,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走红色遗址、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活动。突出文化塑造,精心打造的土家风情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成功登上央视直通春晚,舞蹈《巴山女人》荣获“一带一路”中泰文化艺术节金奖,大型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享誉全国,成为全县各族群众共有精神财富。定期举办“民俗运动会”“薅草锣鼓赛歌会”等活动,创新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学先进、树新风,涌现出符纯珍、李永太等一批先进典型。

  

   实施“发展成果共享工程”,夯实各民族共同富裕基础。坚持所有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与“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度假区、全国巴文化高地”县域发展目标一体规划实施、一体管理考核,重点打造了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渡口民族风情小镇、巴文化博物馆等创建与发展融合项目。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牛药果茶菌”特色农业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宣汉县人均GDP和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年年增长,不断夯实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全力推进民生事业,近两年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2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以上。实现安全饮水、生活用电、通信网络100%保障,近年来累计考入大学6.7万余名、清华北大91名,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实施“和谐关系共创工程”,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发建设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示范区,将景区建设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结合,深入挖掘民族风俗习惯、重要节日、建筑风格、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中的中华民族共有共享文化符号和形象,精心打造渡口民族风情小镇、巴山大峡谷扶贫展馆、民族团结进步长廊、罗盘顶状元楼等核心景观,并充分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依托浙川东西部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工业园区招聘会等,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水平和质量。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业,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积极稳妥推进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大力开展涉藏地区学生“9+3”免费教育计划,建立“科级及以上领导与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连续10年坚持开展民俗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各族群众同台竞技增友谊。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jbcj/2022/4/26/370e7a437bb74a1294102909f8f8fc3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