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旅游 > 正文
放大“牛”特色,做强产业富民金名片。盐亭县大兴回族乡历来有家家户户养殖黄牛的习惯,是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盐亭县委、县政府树立“特色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发展思路,立足大兴回族乡得天独厚的养殖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围绕把回族乡培育建设成“省级乡村振兴样板乡村”的目标,充分整合项目资金,致力“大兴黄牛”全产业链建设,打造“牵一发动全身”的富民产业。目前,全乡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10头以上的养殖户30余户,5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8户,年黄牛交易量3万余头,交易金额达4.5亿余元,黄牛肉年产800余吨,年产值3000余万元。还积极推动“大兴黄牛”创建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投资9400万,分三期建成1.5万平米的标准化养牛场、牛屠宰交易市场、冷链物流标准化库房、产品交易及电商中心,推动以大兴乡为中心,辐射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牛”特色带动了餐饮发展、就业增收,全乡有180余户回族群众经营餐饮,店面遍布全川,牛肉饼、牛肉包子、牛肉面等小吃颇受消费者青睐。
盘活“荒”山地,走出绿色发展新模式。大兴回族乡过去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种植业尚未形成特色和规模,土地流转效果不明显,全乡撂荒地达2500余亩。低效闲置用地在“沉睡”,一些好项目却无地可用。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心“从存量中要增量要效益”,开展盘活撂荒地试点,向“荒地”要效益,释放出“一子落满盘活”。采取发动大户治理、引进业主流转、发展林果产业三种办法,已整治撂荒地1729亩。以村为单位统一流转、建设、经营、分红,推行“集体经济+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一村一品”,在青峰村发展蜜柚优质水果基地1200亩,在林园村发展柠檬种植基地1000余亩,在广裕村发展杂柑种植基地1000余亩,在大联村发展无花果种植基地300余亩、青梅种植基地500余亩,在尖子村、金宝村发展藤椒种植基地800余亩,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注册“嫘乡牌”“其明牌”蜜柚商标。新模式活权增收,推进撂荒土地规范流转,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集中,激发土地活力,促进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聚焦“共”建设,画好凝心聚力同心圆。开展“党务共建、产业共兴、社会共治、文化共融、民生共享”行动,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制乡村振兴发展蓝图。扎实开展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建立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培育“基层党建+依法治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建工作品牌。挖掘原创民族舞蹈《回族姑娘》《各族群众欢喜闹元宵》和民歌《卖烧馍》,建立民族民俗展览馆,建设“川北传统村落历史与演变博览”“青峰传统村落历史与民俗展示”“餐饮业态配置建设”主题文化景区,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围绕群众有感,建立乡协商会和村(居)议事协商会,创新帮扶机制,做到思想上引导、产业上帮扶、技术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关爱“一老一小”,开展区域性养老项目建设,提升民族乡义务教育水平,落实救济救助政策,建立健全各民族老人、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众关爱救助机制,实现惠“民生”连“民心”。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