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柳州:一碗螺蛳粉 满满团结情

时间:2022-05-05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主播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预包装螺蛳粉。黎寒池摄

  

  “没有想到,自家企业生产的柳州螺蛳粉,会因包装设计的民族团结元素成为‘爆款’。”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生是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位于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的企业,375名员工来自壮、汉、瑶、苗、侗、毛南、回族等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60.3%。近日,柳南区委统战部联合该企业推出了一款展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版的预包装螺蛳粉。产品包装以红色为主基调,设计了壮、瑶、苗、侗等民族卡通人物,以及祥云等民族元素,象征着民族团结一家亲。首批3万包民族团结专版的预包装螺蛳粉一经推出,很快售罄。

  “柳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而螺蛳粉是各民族饮食文化交融互鉴的产物。”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唐机文说,在螺蛳粉的“基因”里,既有侗族、苗族的“酸食”文化,也有壮族的“稻作”文化,还有柳州先民“柳江人”的“食螺”文化。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产品展示区视察时称赞道:“真是令人惊奇!小米粉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来,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总结。”他还叮嘱大家,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

  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推动柳州螺蛳粉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2021年,柳州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亿元。

  如今,柳州螺蛳粉不仅承载着各民族文化记忆,更见证着各族同胞共同追梦、共同参与、共同致富的创业历程:柳州市近年来因地制宜创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各族群众在螺蛳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当中享受产业的增值收益。

  ——在桂黔交界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螺蛳、优质稻、高粱等产业逐渐兴起,带动了大苗山深处的苗族群众增收致富;

  ——柳州市柳南区百乐村的壮族妇女韦海燕种植了100多亩竹子,生产加工螺蛳粉原材料酸笋,年收入20多万元;

  ——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入驻企业34家,其中9家由少数民族企业家创办,吸纳劳动力2000多人,少数民族员工达70%……

  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书写了民族团结的“柳州惊奇”。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18393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