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调研 > 正文
近年来,南城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各中小学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县教体局、各中小学校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在“看”上下功夫。学校制作了民族文化墙,绘制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各族人物图,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二是在“宣传月”上下功夫。即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每班一个宣传黑板报、每班一次主题班会、每人一份手抄报。三是在“听”上下功夫。校园广播站开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栏,每周一次,大力宣传各民族知识及我国历史上民族交流交融的典型事例等。每学期举办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丰富教育内涵。一是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见教育课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每学期5课时,纳入地方课程,由专职教师负责授课,在保证师资、教材、课时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注重教育。各学校教研组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四、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一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民族题材画,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故事“五个一”活动。二是开展系列评比活动。在各年级举行“民族文化大家抒”班刊评比、“民族精神代代传”手抄报比赛、“民族之花齐开放”作文比赛、“知我中华、爱我中化”知识竞赛、“歌颂中华大家庭”民族歌舞汇演等民族团结教育系列评比活动。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