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6月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标准院”)榜上有名。
广西标准院作为广西省级标准化技术机构,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1年以来,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广西标准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标准引领和支撑,在支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闯出新路子、彰显新特色,有效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把牢政治方向,高站位谋划。坚持把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方向,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活动的具体措施,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高站位谋划,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高标准开展,全面融入标准化主业高质量推进,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主动开展服务,帮助各族群众解决急愁难盼问题。创新采用标准化手段助力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开展壮、瑶、京、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服饰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侗族服饰》广西地方标准研制工作,通过对侗族服饰的原真性研究,以标准化的形式对民族服饰的核心文化元素和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固化。把地方标准《毛南族服饰》和团体标准《广西优质茉莉花茶》翻译成壮文,这是广西成立63年来首次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制的标准。先后派出10批次专家组23名党员专家为广西医疗机构、社保机构、特色优势产品企业等的1000多名标准化工作者免费开展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全区标准化工作者、企业开展GB1.1培训,并赠送标准编写指导书和编写软件220份。主动指导企业完善相关材料,以最快速度帮助办理自行车生产企业编码应用证书,获企业赠送锦旗和感谢信。
发挥职能优势,标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国家标准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基地(南宁)建设并发挥作用,为中国—东盟以及RCEP区域各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懂标准、懂业务、懂外语、懂规则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启用了中国—东盟/RCEP标准云平台。聚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全链条标准化服务,助力广西人造板、包装饮用水、茶叶、铝、绿色家居、米粉、食糖及山茶油等民族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作用,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调研茶叶、油茶产业标准化工作需求,并在产业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特色标准的研制与实施等方面给予精准服务,以标准化助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在高迈屯和金竹屯先试先行建设石螺精养试验基地21亩,让小石螺变成促进村民增收的大产业,赢得了当地民族群众的认可和赞扬。围绕各族群众权益保障,指导制定了80项《社会保险业务标准》,并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区实施,还开展壮瑶医诊疗、社会救助、民政等领域各级标准化试点建设,构建农贸市场、冷链物流等标准体系,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群众享受均等、高品质公共服务。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一方面,升级改造广西标准智慧展示中心,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平台,打造省级平台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中心先后接待各族群众50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举办了“感党恩跟党走民族团结一家亲”红色文艺汇演,凝聚青年力量共促民族团结。全员参与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卡通形象代言人、文创产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挑战答题,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微信平台、QQ平台等媒体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加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党员活动日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支委领学,及时学习传达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民族理论知识、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