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教育 > 正文
打造红色展馆,实现“有物可看” 组建讲解队伍,确保“有人可讲” 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名片”,巴宜区委高度重视讲解员队伍建设,组建以“农牧民党员为主,机关干部为辅”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宣讲员队伍。同时,针对讲解队初步组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举办了巴宜区首届红色讲解员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情景演练”的模式,先后邀请6名专业老师进行授课,组织35名参训讲解员走进77675部队、巴宜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林芝市工布公园观摩交流、现场试讲,全面提升讲解能力和综合素质。嘎拉村展览馆开馆后,已有13名讲解员(农牧民讲解员5名)有序参与到讲解工作中,带动村内增收0.5万元,实现了讲解收入“零”突破,讲解员队伍成为传承“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弘扬正能量,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纽带。 开辟精品路线,做到“有迹可寻” 整合辖区红色资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串点成线,打造党员教育精品套餐,推出“感悟总书记西藏情·揽胜林芝行:林芝工布公园→林芝城市规划馆→八一镇巴吉村→林芝镇嘎拉村→雅尼湿地”党性教育精品线路,该线路已吸引区内外400余个党组织、近2万人次党员干部慕名“打卡”。同时,把红色展览馆建设成为群众感念党恩、共筑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深化党员教育的生动课堂、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推出“打卡‘红旗颂’·藏乡看振兴”红色研学主题教育联展精品线路,在打卡展览馆的同时,延伸参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成果,变单点参观为全线游览,并增加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影视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模式,引入沉浸式党课,配置多功能展播厅,变走马观花为深度体验。切实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红色教育精品线路。 开发文创产品,推动“有业可为” 依托展览馆,不断健全红色产业链条。以开发文创产品为切入点,积极培育新的民族经济增长点。林芝镇嘎拉村开发了红色文创套盒(桃花胸针、书签)、桃花口罩、桃花雨伞;林芝镇立定村以DADA(工布阿达)、牛皮船为主题,开发了“帽子、T恤、钥匙扣、抱枕、项链、手链、冰箱贴、汽车摆件”等20多个品类的文创产品,村集体增收2.8万元。同时,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在嘎拉村试点推行文创供销社,在城市主要街道推行城市红色驿站,对文创产品、特色农牧产品、土特产进行展销,切实以城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和农牧区发展,形成城乡一体振兴大格局。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