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夹江县云吟职中是首批实施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接收学校,也是彝区“9+3”学生接收学校中唯一一所县级职业中学。2014年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9+3”免费教育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截止目前,已有553名“9+3”学生就读,401人已顺利毕业。“9+3”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彝区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肯定,探索形成了有夹江特色的彝区“9+3”教育模式。
一、高度重视,成立机构,健全制度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9+3”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9+3”办公室,学生处副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会同驻校老师全面负责“9+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组建“9+3”专项招生宣传队,每年派出队伍前往彝区开展招生宣传,在彝区组织召开特别家长会,常态化进行彝区学生家访,使“9+3”免费教育政策在彝区进一步宣传推广。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优先满足“9+3”工作需要,优选精兵强充实班主任、科任老师等工作队伍。根据“9+3”学生实际,制定了《云吟职中“9+3”学生请假制度》《云吟职中“9+3”学生周末、节假日管理制度》《云吟职中“9+3”学生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使教育管理从书本延伸到日常生活。
二、创新德育,培养自信,七步促成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成功构建了“制度管人、环境树人、感恩做人、责任为人、细节立人、活动育人”的“6M”育人模式。但“9+3”学生与内地学生相较,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自我认同感低,为此,学校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创新,形成了富有云吟特色的“自信培养七部曲”,通过“找、树、立、激、垒、固、强”培养学生自信,即:创意军训找自信,特色班委树自信,分层教学立自信,成果展示激自信,活动育人垒自信,校刊校报固自信,评先选优强自信。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成效显著
“9+3”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校按中考成绩实施分层教学,文化课分班走读,作业分层要求,考试分A、B卷,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实施点对点教学辅导。每期参照期末考试成绩再调整文化课走读班级,激发学生上进心,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到三年级,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就业或升学,有实力升本科的学生进入文化一班,全力以赴冲刺本科;升专科的学生专门成立“9+3”学生单招班,在学习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针对性备考单招或专项计划。
四、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教研活跃
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反思、总结实践工作,探讨、寻求更科学的“9+3”学生管理策略和体系,先后产生一批优秀论文论著,《彝区“9+3”学生“一注二树三改”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乐山市首届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存感恩之心做奋发之人》《润物无声育心无痕----彝区“9+3”教育管理策略探析》获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驻校老师的作用如何发挥》获“眉资乐雅”职教联盟首届“中思远”杯优秀论文一等奖,《借力惠民“9+3”,贫寒学子能逆天》获乐山市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五、师生拼搏,德能相济,出彩云吟
学校师生8年的拼搏奋进,“9+3”学生不仅学到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过硬的技能本领,实现了学校“外显有规,内涵有德”的德育目标。彝区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金蝶云平台项目赛获团体银奖,参加省级技能大赛获一个团体金奖,五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参加乐山市级技能大赛分获1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个鼓励奖。401名“9+3”毕业学生中有94人就业,307人继续升学:2022年毕业学生中86人参加单招考试全部被录取,9人即将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冲击本科。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