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坚持高位推进,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顶层设计。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要求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等工作中加以落实。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47个委员单位构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语言文字管理体制,有力推动各级政府、各行业、各部门落实语言文字工作职责。先后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
坚持服务大局,分类施策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立足广西区情语情,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重点,充分发挥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四大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经过不懈努力,普通话普及率从2010年的80.7%提高到2020年的8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5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中排名首位。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基础阵地建设。始终把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全区所有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实现100%全覆盖。连续10年举办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5所高校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成国家、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民族文化特色学校329所,培养语言文字骨干教师2万余名,近80%的学校完成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任务。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和学生培养计划,全区所有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实现100%全覆盖。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日常管理,把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基本要求纳入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全面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将推普脱贫攻坚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列入各地教育扶贫成效考评,列入广西义务教育保障督战内容。将“是否会讲普通话”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采集内容。连续4年开展推普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大力推广语言扶贫APP,常态举行“推普乡村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放普通话学习读本、推普宣传资料等超过200万册(份)。截至2020年5月,广西83.03%的脱贫人口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基本消除青壮年农民致富道路上的语言障碍。
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举办全区汉字听写大赛和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连续10年举办全区汉字听写大赛和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每年参与活动超过100万人次。优化完善“广西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广泛开展全民诵读和书法名家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等语言文化活动。加强对语言文字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强语言博物馆建设,打造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和成果展示平台。完成213个语言资源保护调查点项目建设,调查收集原始文本约1679万字、音视频数据约124万条,9个国家级项目被评为优秀,30个达到优良。建成2个实体语言博物馆,是全国第1个建成实体语言博物馆的省区。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