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万源市以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根,健全“一二三”工作体系,推动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质增效。
(1)围绕“一体统筹”,完善体制机制。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统战、团委、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为协作单位的市委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协作工作组,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把保障机制与督导检查相结合,制定《万源市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压实相关部门、学校的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督查,形成督查通报,把校园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学期教育教学考核内容。
(2)强化“二轮驱动”,提升工作能力。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人,将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续深化理论政策学习,以片区为单位,邀请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和如何做好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开展教师专题培训,加强教师对民族政策相关理论与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进一步夯实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10次。
(3)深化“三项活动”,增强教育实效。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内涵;班主任每月定期开展1次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文化传承学习”为主题的班会课,学校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把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情况纳入校级教师评比内容;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绘画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目前已征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小故事20余篇,收集绘画作品100余幅,开展演讲朗诵比赛60余场次。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