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占比39%,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七普”数据显示:在广西有163.66万个家庭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2020年分别比2010年增长近30%和近25%,“十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各民族兄弟姐妹美美与共亲如一家,是当前广西民族团结、和衷共济、共兴共荣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壮乡各族儿女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连心、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这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也是对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褒奖和巨大鼓舞。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三个共同愿景”之首,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纳入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我区专门出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进新时代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筹抓好边疆治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有形、有感、有效。
——5月13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高质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合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6月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命名南宁市良庆区等269个地区(单位)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
如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下,在全区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八桂大地上处处盛放,各族儿女争做民族团结的使者、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奋力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放眼征途,一幅繁荣富裕、开放创新、团结和谐、美丽幸福的锦绣画卷,正在八桂大地上徐徐展开。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