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搭建平台、选建主体、创建品牌等措施,盘活存量资源、用活现有资源,充分激发民族文化遗产潜力,全力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保障。通过搭建传承平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申报命名,优先将其纳入民贸民品企业认定名单,并给予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和适当扶持,帮助开展传统手工艺传承培训和发展壮大产业,形成了特色突出、带动有力、传承有效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
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双培”“推普兴乡”行动,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刺绣、竹编、蜡染、银饰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技能培训内容,有效促进传承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加强品牌打造。申报认定“黔织”“黔绣”“黔茶”“黔珍”“黔食”等“黔系列”品牌产品47个,并邀请多家媒体深入报道“黔系列”品牌文化、品牌故事,组织“黔系列”产品参加青洽会、广交会、酒博会、茶博会、民博会等,全力推进“黔系列”品牌进商场、进机场、进车站、进景区等,推动“黔系列”产品“走出去”,扩大合作“朋友圈”。
加大资金扶持。黔东南州今年共安排资金689.2万元,用于支持6个苗绣、贵银产业项目建设,扶持8家公司作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示范建设,加快推进苗绣、贵银产业与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该州申报认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160家、认定民贸企业206家;共建有省级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52所、州级项目学校104所,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达1000余所;有民族刺绣、民族剪纸、民族银饰、民族建筑等工艺大师102人。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