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浙江打造“浙里石榴红”集群品牌

时间:2022-11-21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今年以来,浙江省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工作目标,创新打造“浙里石榴红”集群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路径。

  一是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主线贯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党建+”与民族工作相结合。如,杭州市以“转塘·石榴红家园”为依托,市局机关党委联合浙江工业大学、解放军某部、西湖区转塘街道、杭州盘石集团等28家单位成立了全省首个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主题的单位组团式党建联盟——“杭州石榴红党建联盟”,三年内联盟单位成员将实现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乡镇、连队党组织全覆盖。“杭州石榴红党建联盟”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政治理论联学活动,加强各自领域党建阵地、民族团结阵地建设,采取“轮值”的方式定期安排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各类党建、民族团结理论及实践活动,实现阵地资源优势共享;采用互学经验、互鉴教训、互传理念、共谋思路、共提能力的方式,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联盟工作的切入点,互通党员教育管理经验,互学支部班子建设经验,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轮流组织开展党员理论小轮训、党务实务小观摩、党建知识小竞赛等活动,提升党员综合能力水平,推进党建工作与民族工作双向互动,向社会各界播撒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二是坚持全方位嵌入,倾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细胞工程”。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把“石榴红”家园、驿站、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宣讲团建设和“五个一”活动广泛嵌入各类基层阵地之中,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推进,积极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目前,已有一批浙江地域特色的“石榴红家园”积极创建中,如政企共建的“畲寨东弄·石榴红家园”“畲凤·石榴红家园”融合地域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以石榴红家园为载体,推动景宁当地旅游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民族乡村振兴新样板;杭州拱墅区委统战部与浙大城市学院共同开启“蝶变拱墅民族团结共建行动”,通过政校联合共同打造“运河·石榴红家园”,双方以石榴红家园为联结,把“石榴红”主题实践活动创建行动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位于杭州市民中心的“城市客厅·石榴红家园”发挥杭州地域特色创建展示杭州城市品牌、城市文化、行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展示与互动的多元共同体精神家园。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强化政策引领,引导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实现共富共享。如,泰顺县以“绿水、绿道、绿色产业和畲族文化、状元文化、国学文化”的“三绿三文化”为核心,在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共同打造“畲乡蓝”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浙里石榴红”品牌建设推进精准帮扶。在省、市、县层面,分别建立民族乡村振兴领导联系点制度,采取“1位领导+1个帮扶团队+1个民族村”的形式开展联系帮扶。杭州市西湖区将茶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食品馕文化有机结合研发,推出一款主题为“茶馕香印”的爱心馕,把扶智致富理念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深深融入到茶馕上。台州市通过建立贫困少数民族数据库,完善帮扶常态运行机制,开展各类帮扶项目。温州市建立市级精准帮扶机制,市委常委挂钩联系民族乡镇,指导民族乡镇加快发展。

  四是坚持数字赋能,着力推进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特色优势,加大力度、抓紧抓实,不断放大数字化改革在民族工作中牵一发动全身的撬动和裂变效应。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按照“大场景、小切口”,谋划开发“浙里民族团结石榴红”应用和“浙里畲乡共富”应用,以数字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建设。坚持多跨协同,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构建“1+2+N”民族领域数字化改革整体框架,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民族事务多跨协同管理和服务,支持景宁、北仑、柯桥、义乌、桐庐莪山等地先行试点,力争建成一批管用、实用、可复制推广的场景应用。坚持系统重塑,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驱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方法、机制、手段重塑性变革,配套新时代浙江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石榴红”品牌创建、助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标志性成果。

  五是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每年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各地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政策宣传、民族工作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弘扬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导向。如,金华市以制作《筑梦》等民族团结纪实专题教育片、举办民族风情摄影展、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车等为载体,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连续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民族文艺展演等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在基层多民族社区广泛开展民族联欢会、民族美食节等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共同过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舟山市文化馆广场舞指导中心主任迪丽拜尔,深入海岛渔村、社区、军营,培养了一大批会跳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舞蹈的人员,全市现有广场舞团队200余支。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211/11597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