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古蔺地处川黔交界,东邻贵州省仁怀市,南邻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西邻四川省叙永县,北邻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285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88万人,是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2018年获评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22以来,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推进统筹整合民族类资金项目建设,管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发挥好项目的带动效益,古蔺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以提升项目管理效能、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以群众监督为切入点、乡镇监督为关键点、部门监督为落脚点,构建项目建设三级监督体系,整合两项改革后各县级部门、乡镇、村有关资源,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资金、进度涉及的人、财、物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升级,探索项目监管全新路径,创新监管模式和做法,项目管理效能和绩效评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群众监督,重在一线,强化前置监管。一是选定工作小组成员,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3-5名村项目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以村两委干部、项目区小组长及项目区内责任心强、甘愿奉献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妇女、乡土人才、村民代表等为主,并设组长一名。二是明确工作职责,监督小组成员重点做好日常监督巡查工作,特别是加强现场巡查,紧盯施工进度,细查施工工序、施工材料等关键环节,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并受理村民质量问题反映,及时到现场核实情况,做好处理结果反馈,同时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宣传及矛盾纠纷化解。三是加强成员管理,由项目所在乡镇负责做好监督小组成立公示等工作,并将监督小组参与民族类资金项目质量监督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抓好落实,同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多形式、多载体向群众广泛宣传,努力营造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民族类资金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2)乡镇监督,重在保障,强化过程追踪。一是乡镇做好项目实施前期保障。项目资金文件下达后,项目乡镇根据建设内容,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项目保障服务人员,在土地、水电路、群众工作等方面做好准备,确保项目按时开工。二是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乡镇成立由乡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纪委、财政、经发办、自然资源站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监督小组,通过定时与不定时督查,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公开、透明。三是做好项目后期绩效评价。根据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项目绩效评价文件精神,乡镇及时收集整理项目建设过程资料以及环评、审计等相关材料,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召开群众会议,对评价结果进行通报并在公示栏进行公示。
(3)部门监督,重在标准,强化职能履行。一是制定项目资金监管相关制度。制定出台《古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古蔺县留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古蔺县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古蔺县少数民族机动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部门、乡镇、村组在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相关职责,建立项目资金监管制度。二是明确民族类资金项目检查和验收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县民宗局牵头,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参加,每月对项目检查2次,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发放督促整改书并建立项目综合评价打分台账,作为项目拨款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定点指导机制。针对乡镇、村组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实际,由民宗局牵头成立古蔺县民族类资金项目定点指导小组,对当年实施的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