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教育 > 正文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州区先锋街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覆盖,持续发力,把民族团结进校园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课程引领强根基。学校的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课程都有热爱少数民族、增进民族团结的授课内容。普及民族知识、欣赏民族服饰、传唱民族歌曲……老师们在课堂中渗透、在教学中引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生内心深处种下拥护民族团结的种子,让这一育人目标得以生根发芽。
二是多措并举浓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文化墙、宣传橱窗、电子屏等传统宣传媒介以及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新媒体宣传手段进行民族基本知识、民族政策法规、非遗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宣传。与学校日常活动相融合,利用每日晨会、每周升旗仪式,每月中队主题活动,通过诗歌朗诵、绘画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三是人文关怀暖人心。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多,辖区内学校的学生中也出现了多个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学校能尊重他们的习俗,在传统节日送去节日的问候,利用家访增进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并与困难学生家庭结对帮扶,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从细微之处、点滴小事做起,用心呵护少数民族孩子的健康成长。
民族团结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们广泛参与其中,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广为人知、深入人心。通过“小手拉大手”,在全街道营造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