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1)夯实思想基础,谱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曲”。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师生到朱德故居教育基地、广元苍溪县红军渡、邓小平故居实地接受思想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念。
(2)做好融合文章,谱好民族团结进步“协奏曲”。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主题学习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成立同心教育管理联络办公室,完善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乐管理细则。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对各族学生的日常关怀之中,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定期组织慰问活动,落实困难学生助学补贴政策。
(3)突出宣传引导,谱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曲”。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七个一”活动,通过每学期召开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读一本民族团结主题书籍、办一期民族团结主题板报、出一份民族团结手抄报、观看一部民族团结专题片、讲一个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演讲比赛,适时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名师生心中。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