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绵阳市深化两资项目成效 助推民族地区经济腾飞

时间:2023-08-05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绵阳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中华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化两资项目成效,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1)聚焦民生改善,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夯实教育根基。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方位一体教育平台。投入两项资金200余万元,推进北川、平武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项目5个,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15个,在两县中小学课堂引入羌绣、剪纸等非遗项目8个,与绵阳中学、南山中学、外国语实验中学等5所省内重点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各族学生共同成长进步。二是补齐基础短板。聚焦民族地区基础短板,支持国省干道线、防灾设施、市政基础等项目建设,投入两项资金340万元实施平武白马藏族乡集中供水工程、北川白什乡星河村水毁修复、禹里村禹穴沟堡坎恢复等项目6个,完善民族乡村基础设施,提升防灾能力;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在北川、平武推广5G智慧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补齐民族地区医卫资源短板。三是保护绿色生态。注重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程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财政杠杆,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投入两项资金70余万元,在平武木皮藏族乡、北川马槽乡实施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促进人居环境更好融入自然风貌。四是助力文化发展。注重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投入两项资金154万元,支持平武木皮藏族乡旅游产业及民俗中心建设、北川羌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北川县编辑出版《禹生石纽》《大禹传奇》等绘本。投入200万元,支持羌族草编、羌绣、水磨漆等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建立生产基地10处,促进1300余人创业就业,开发的民族特色文创产品远销瑞典、法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实现产值400余万元。

  (2)聚焦加快发展,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坚持特色产业引领。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采用“村集体经济+农户”“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统筹两项资金940万元,支持盐亭县大兴回族乡百果采摘示范园、北川县白什乡鱼背村羌药基地、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小河村中蜂规模养殖场等10余个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引导北川、平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民族特色产业结构,北川建立起“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平武新培育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个。二是坚持示范样板带动。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为载体,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工程,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连片建成茶叶、中药材、康养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平武锁江羌族乡黄坪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引领黄坪、金印等村连片建成“锁江羌族乡厚朴香菇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虎牙藏族乡虎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的实施,带动该村新建民宿1家,改造升级2家,提升农家乐25家,促进全村275户9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三是坚持文旅品牌创建。推进两资项目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特色民宿等项目,构建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具有绵阳特色的生态文旅发展模式。北川开坪乡永平堡文旅融合配套、平武虎牙藏族乡上游村藏家民宿建设等一批生态文旅融合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四是坚持乡村人才培育。立足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等专题培训95期1.2万余人次,成立“羌族草编非遗工坊”“伊珎羌绣馆”等名师工作室6个,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头雁”“带头人”“土专家”。

  (3)聚焦绩效管理,发挥两项资金项目绩效。一是坚持“严审”,规范项目入库。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原则,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量身定制发展项目。切实加强项目数据库建设和管理,联合财政、农业等部门实地考察研判,科学选择项目,累计审减项目25个,优化资金投向领域。二是积极“撬动”,壮大产业规模。高度重视两资项目撬动引导作用,将绵阳创新开展的“市内协同发展”工作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两资项目的有力补充,支持北川、平武等地加快发展。目前,市内协同发展工作累计到位资金6130万元,为两资项目配套资金28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82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互鉴交融等项目31个;全市31个商协会、26家企业在北川、平武投入社会资金1310万元,实施投资兴村项目17个,有力助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步伐。三是全面“细管”,强化项目效益。严格按照两资项目管理要求,强化资金项目监管,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导,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做好项目实施、验收、管护等环节的管理和指导。把目标绩效管理贯穿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全过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跟踪管理,把好项目的质量关、进度关、效益关。以两资项目建设为牵引,绵阳鼓励引导2730余名民族地区学生在散居地区求学,推动北川、平武等地约1.5万名各族群众在城区购房居住,吸引散居地区2100余名各族群众在民族地区旅居养老,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sgc/2023/8/3/3bdeddf264c747c48c3676d8dc4961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