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为推动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宣讲好贵州民族古籍中的中华文明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古籍音视频史料体系,贵州省民宗委从站位高度、内容深度、制作精度和推广力度四个维度齐头并进,精心打造民族古籍文化系列微视频节目《典阅贵州》,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围绕主线,在节目站位上突出一个“高”字。该系列民族古籍文化微视频节目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为指导,通过电视等媒体传播贵州民族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好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二是涵盖丰富,在节目内容上突出一个“深”字。该节目以各民族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世史诗、历史记述、战争传说、发明创造和生产习俗、节庆活动等为拍摄内容,专家或传承人作阐释并参与部分情景呈现。目前已拍摄制作完成的《典阅贵州(第一辑)》包含了《百苗图中的民族交往故事》《丰收的祈愿》《大山深处的孔子之歌》《苗族古歌》《吴成祖与肖玉娘》《苗绣文化密码》6个故事,均聚焦我省经典民族古籍,另辟蹊径捕捉民族古籍中的亮点,对贵州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故事进行梳理,对民族古籍经典进行可视化呈现。其中,《百苗图中的民族交往故事》讲述了记载19世纪初贵州各民族的生活状况和彼此交往的《百苗图》;《丰收的祈愿》记录了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儿女、一代代贵州人对丰收的共同祈愿;《大山深处的孔子之歌》讲述了一首传唱百年、以歌唱孔子为主题的侗歌;《苗族古歌》反映了苗族人民对万物诞生与人类起源的解答;《吴成祖与肖玉娘》记录了咸丰年间的一对侗族情侣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国为先,民为本,反抗压迫的精神;《苗绣文化密码》介绍了美轮美奂的苗绣工艺和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多彩贵州的文化底蕴。
三是精雕细琢,在节目制作上突出一个“精”字。该节目由贵州省民宗委和贵州卫视联合打造,由省电视台精品制作工作室“操刀”。每集节目从脚本到形成作品,均经过了相关民族学会、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各级民族古籍工作者的层层审核把关,确保传递信息准、画面拍摄精、整体效果美。
四是广泛宣传,在推广力度上突出一个“强”字。把节目拍摄工作纳入贵州省“十四五”民族古籍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贵州卫视、贵州民族报、动静贵州APP等多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宣传推广,讲好多彩贵州民族古籍经典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