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毕节市纳雍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全县户籍人口108.3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92%。纳雍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飞歌、苗族蜡染、纳雍傩戏等。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分层次、有重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依托民族节日促进文化认同
纳雍县立足本土民族特色,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等民俗活动打响纳雍文化旅游品牌,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据统计,2023年纳雍县举办了“樱桃花节”总溪河景区系列活动、乐治镇第三届油菜花节、“玛瑙红樱桃”文化旅游节、2023年毕节市手工刺绣技能大赛、彝族火把节“花海寨乐”系列活动等活动,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各族群众融入其中,增进文化交流,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文化认同。
依托民族传统手工艺助推文化发展
近年来,纳雍县把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采取“非遗+乡村振兴”的模式,积极助推苗绣、蜡染等融入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大力推进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目前,纳雍县有苗绣企业(工坊)47个,常年从事苗绣的绣娘1252人,其中易地搬迁点有苗绣企业(工坊)2个,常年从事苗绣的绣娘65人。如,纳雍县投入512万元建成苗族蜡染刺绣产业基地,基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家居用品、旅游产品中,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销往东部发达城市,实现了年销售额462万元的产值,带动群众增收就业,助推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进校园培养传承人才
纳雍滚山珠艺术学校,位于纳雍县文昌街道珙桐社区后寨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山珠”的培训基地。该校以发展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为特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传承了民族文化。除了“滚山珠”,乌蒙欢歌舞蹈、蜡染、刺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也在纳雍县各个学校传承发展。近年来,纳雍县积极助推民族文化进校园,将乌蒙欢歌舞蹈、苗族芦笙舞、蜡染、刺绣等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开设兴趣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传承发扬民族文化。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