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1)“一主线”育养“童识”,唱响民族团结“共同心声”。坚持用历史勾勒记忆、文化陶冶情操、实践加深体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基因深刻植入小学生心灵,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一是坚持教学“原创”。围绕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三大类别,创新开发16项体验课程,同步科学安排,推动“体验课”向“必修课”转变,全校2751名学生全覆盖。二是坚持活动“首创”。在全市学校首创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运动会,开展民族文艺表演40场次,推出民族文化运动旱地龙舟、投壶、赛马等比赛项目,既练“体魄”又强“精神”。三是坚持阵地“优创”。打造集中华文化展览、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培训交流等于一体占地600平方米的“中华文化体验中心”,由主题馆、文化馆、艺术馆“三馆”组成,让全校师生设身处地感受各族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底蕴厚重的中华文化,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2)“两特色”浸润“童心”,启航团结进步“人生课程”。探索课程学科融合与文化活动浸润结合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浸润“童心”,启迪“童智”。一是推动课程学科深入融合。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学科融入研究,组建由校领导牵头、各科骨干教师等20余人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先后形成传统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数学课、体育课等五大类特色课系,打造融合教育新示范。二是推动文化活动互动浸润。开展“中华民族、同美至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看电影、听乐器、行礼仪、品美食、触器具等特色活动,通过“视、听、嗅、味、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体验各美其美中,树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
(3)“一平台”激发“童趣”,打造精神家园“时空回廊”。依托“云上紫小”网络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云、赋智、共享,构建起多场景、深维度、全时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空间,画好云上“同心圆”。一是打造“石榴仔”空中课堂。深入挖掘各民族历史趣闻、人文风情、红色故事、时代记忆等,录制形成《甘堡藏寨》《桃坪羌寨》《薛城筹边楼》等“石榴仔”空中课堂20余期,“云上紫小”推送后,点击量达6.2万次。二是打造“民族团结”文化走廊。依托“遂理一家亲”帮扶平台,选派6名教职工,组成拍摄团队,深入阿坝理县进行探访拍摄,制作形成一地一方民族文化、一处一个团结故事的民族团结教育矩阵,让民族团结之根扎进校园网络,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灵。三是打造“多姿多彩”网宣品牌。开设“多姿多彩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活动”三大栏目,将56个民族特色图文化、视频化呈现,强化多元一体的认识。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