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遵义市红花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强化文化浸润、强化示范创建、强化民生保障、强化基层治理,不断推动全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为遵义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作出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区委党校培训内容、区委组织部干部轮训课程及各级各单位(部门)学习宣传内容,积极引导全区上下凝聚思想共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共识,带头参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力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各级对民族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地成效。
强化文化浸润,画出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蕴,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文化申报,全区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增强各族群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自觉。将非遗项目“仡佬绣”“薅秧歌”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竹竿舞”“滚雪球”等融入中小学特色“双减”课后服务,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增强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用好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广大干部群众和师生中讲好红色故事,大力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示范创建,书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深入开展内容丰富、方法创新、别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区各机关、各镇(街)、各宗教活动场所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同心+N”工作新模式,深化与“同心”品牌创建融合。以“同心铸魂跟党走、同心筑梦促团结、同心书香护成长、同心助教促发展”为主题,打造“同心校园”。全区创建由省、市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30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强化民生保障,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扎实做好生态保护、项目建设、脱贫帮扶等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勤劳致富谋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2020年以来共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8个,投入资金800万元,改善了项目实施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基层治理,架好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持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保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民族工作纳入城市工作统筹考虑和推进,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和“贵人服务·岗好办”品牌服务体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同心阵地作用发挥,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充分考虑社区各族群众的关切点,落实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