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11月22日至23日,由省委党校主办,黔南州委党校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作研讨会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举行。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安锐,黔南州委常委、统战部长潘选,省委党校党委委员、教育长敖以深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
会议指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培训基地。”为此,省民宗委依托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探索建立了7个省级培训基地。一年多来,各培训基地大胆探索、稳步前行,各具特色且卓有成效,开发了大量精品课程,锻炼了师资队伍,2023年各省级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覆盖了73个班8121人次,取得了良好成效。这次省委党校、黔南州委党校担当使命、主动作为,是推动我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的具体行动,为创新培训基地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议强调,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作用,向全省党员、干部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贵州故事,共同努力,创新发展,为“模范省”建设添砖加瓦。
研讨会就如何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研讨。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郝亚明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提出、形成进行讲解。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院长陈华森,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孙琥塘,黔南委党校民族宗教研究处处长樊敏进行了学术交流。
与会者表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校教学计划和主体班次教育内容,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五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改革发展赋予“三个意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多彩贵州特色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课程。围绕“模范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靠性的资政成果;突出开放和共享,注重打造多元化决策咨询平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省内外党校、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研究、论证、评估模范省建设中的各类问题,提出契合当前省情实际的改革措施,推进“模范省”建设行稳致远。
来自全省党校系统、省社会主义学院专家学者、黔南州委统战部、黔南州民宗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研讨。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