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广汉市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格局。
(1)以“学”为载体,加强民族工作领导。抓好学习贯彻,组织召开党组会、校(园)长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机关、进支部、进讲堂”活动,把党的民族政策纳入“三会一课”重要学习内容,两年来,开展党组织书记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100余场次;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整合力量、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相互促进的原则,推进日常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融合开展,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展板等宣传载体全面宣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两年来,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术展200余场次。
(2)以“课”为纽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丰富活动载体,每年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有机融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普法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和教育系统各项文体活动之中,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圆伟大复兴梦”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参与面达100%,共收到师生作品上千幅;用好教材资源,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程开设和教材选用使用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贯穿于各学科知识;抓好教育帮扶,开设“9+3”学生班,各族学生同学习、同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同学情、民族谊。
(3)以“人”为根本,建强教育关键力量。加强学习交流,组织校长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等教育人才学习交流活动,两年来,共举办各种学习班4期,培训干部达600多人次,组织290多名校级干部到对口帮扶金阳县开展研学交流;重视教师培养,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批基础教育名班主任培养工程、首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程,打造“三名工程”品牌,为各民族教师和干部搭建成长平台,一批优秀的干部与人才得到了选拔使用。
(4)以“扶”为重点,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有力度,两年来,落实12项国家、地方资助政策和社会力量资助,支付各项资助金941.749万元,惠及经济困难学生14803人次,发放生源地助学金830人750.5748万元,落实“9+3”资助政策55人次、资助金额近9万元,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怀有温度,关注各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灵关怀工作,建立与学生及其家庭的定期联系制度,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关心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