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攀枝花市在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中,不断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大力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力。
一是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健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面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并提供免费借阅图书、使用排练厅、数字图书阅览等服务。市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书籍100余册,电子书500余册,为全市各族群众读者提供咨询和借阅等服务。
二是开展惠民活动,丰富民族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市民讲坛、流动服务进基层、公益培训班等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举办“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暨全省群星奖优秀作品示范展演,演出《傈僳家园》《孜莫拉》《山野朵朵花香》等民族主题文艺作品,2000余人次现场观看。
三是打造文艺精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创作大型话剧《雅砻江水天上来》、舞蹈《声•生》等民族主题剧目、音乐、舞蹈、书画美术摄影等20余部作品。其中,现代京剧《浩然成昆》荣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歌曲《阳光女儿在歌唱》获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职业组优秀作品奖;舞蹈《声•生》、音乐《新山给洒嗯呱呱》分别获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非职业组第三名。
四是推动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依托“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组织文艺骨干到华坪县、会理市、雷波县、会东县等民族聚居地开展书画创作志愿行、攀枝花非遗进会理古城、地方文献图书交流活动、文学创作志愿行等文化志愿服务,深受欢迎。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