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一是做好责任压实的“加法”。推行成员单位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指导责任清单、统战(民宗)部门内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和基层宗教工作月清单(每月安全报告),压实安全“四方责任”。
二是做好风险防范的“减法”。统筹公安、消防、应急、市场监管等专业力量,制定出台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地方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化指南,建立消防安全定期评估机制,去年以来共“安全体检”场所115处,发现并整治相关隐患490条。
三是做好日常培训的“乘法”。将片区民警、法律专家、消防志愿者等纳入工作队伍上门开展培训,组织成员单位向宗教活动场所赠送用火用电等知识书籍1500余册,指导宗教团体每年举办安全培训公开课,培养一批消防安全讲师。
四是做好隐患治理的“除法”。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建设资金,制定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指南,将安全隐患治理与民宗部门工作实绩、安全经费补助、宗教教职人员评先评优“三挂钩”,以奖代补引导宗教活动场所主动治理安全隐患。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