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近年来,吉安市立足“红、古、绿”资源优势,支持民族乡村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盘活民族乡村本土优势资源,做好做活“土特产”文章,让民族乡村农产品走出深山,进入更多寻常百姓家,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之路。
一是深化产业项目对接。推动全市民族乡村纳入全省“3+N”社企对接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完成11个产业项目签约,切实解决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技术、融资、销售、服务等难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增效。2023年,全市民族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
二是提升品牌综合效应。打造“晓东红”“畲桃园”“龙冈佬”等16个农特产品品牌,积极融入“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宣传推广。组织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绿色博览会、江西省农博会等展销活动,举办民族乡村年货节,销售农产品150余万单,累计销售金额达600余万元,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发展电商直播业态。完善“新农人”培训体系,借助互联网平台为民族乡村致富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送课下乡、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等活动5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300余人,培养民族乡村农产品直播带货“网红”30余人。完善民族乡村物流体系,建设19个快递点,有效带动民族乡村农产品的销售。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