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一是保护传承增强根源认同。投入各级财政资金530余万元,完成国家级非遗中型杖头木偶戏、资中冬尖生产工艺等保护传承工作,建成省级传承基地1个、省级体验基地4个、市级传承基地1个,开设木偶表演、木偶制作等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500余名,集中向各族群众展示资中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增强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中华民族自我认同。
二是产业赋能助推共同富裕。挖掘利用非遗资源,探索“非遗+产业”“非遗+文旅”等新路子,建立“君子泉酒传统酿造技艺”等传统技艺园区3个,创建国家级非遗“中型杖头木偶戏”、省级非遗“盘破门武术”研学实践基地2个,打造资中非遗创研基地,开发出丰源资中冬尖、资中木偶等系列文创旅游产品10余类,为各族群众解决就业岗位1000余个,人均增收2000余元。
三是互学互鉴促进交往交流。深度融合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创作《民族团结谱华章》《石榴籽“密码”》《我的家乡是条船》等非遗木偶节目11部。集合木偶制作及表演、盘破门武术、叶脉画、拓印、罗泉豆腐等非遗项目,精心策划“两非遗进校园”“指尖非遗”等研学互动展示活动,广泛吸引各族学生、群众欣赏木偶表演、共练中华武术、体验非遗手艺、细品特色美食,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去年以来,开展非遗体验、表演、宣传等活动30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30万余人。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