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非遗走出喜马拉雅

时间:2024-07-16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两步一跺、身前交叉手、跄步……”只要歌声响起,朗嘎就情不自禁地想跳舞。60岁的她会跳150多种夏尔巴歌舞。

  夏尔巴歌舞,是夏尔巴人祖辈传承的一种歌舞形式。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的陈塘镇,平均海拔约2000米,是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区。

  朗嘎自幼就会跳夏尔巴歌舞。田间地头干活休息的间隙跳,村子里有重大活动时跳,跳舞就像吃饭、睡觉融入朗嘎的生活。

  2011年,“陈塘夏尔巴歌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朗嘎成为夏尔巴歌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每逢重大节日,当地都有盛大的夏尔巴歌舞表演。随着日喀则市大力推广喜马拉雅5条沟旅游线路产品,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陈塘沟,感受夏尔巴歌舞的魅力。

  朗嘎和徒弟们跳得更带劲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朗嘎说,只要还跳得动,她就会一直起舞。只要还教得动,她就要把自己会的舞种传承下去。

  定结县给予了夏尔巴歌舞大力支持:开辟传习基地,提供经费补贴……朗嘎和徒弟们不用担心跳舞耽误农活,反而通过跳舞提高了家庭收入。进入陈塘沟的游客逐年增加,表演者的收入也不断增长。

  喜马拉雅山脉保留了陈塘的神秘,沉淀了文化,这种神秘感深深吸引着游客。今年,定结县已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700万元。

  除了夏尔巴歌舞,走进陈塘的游客都会尝尝用当地产的鸡爪谷酿造而成的鸡爪谷酒。饮用前,酒会被倒入小木罐做成的酒器中,再加入温开水放置一段时间,配以竹吸管方得入口。夏尔巴人的热情与温柔仿佛都揉碎在这一杯酒里。2013年,陈塘鸡爪谷酒的酿酒工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9岁的拉姆从小看着母亲酿制鸡爪谷酒,传承了酿酒技艺。如今,她已是陈塘鸡爪谷酒酿酒技艺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她不仅能获得县里提供的传承人经费,还能通过卖酒获得几千元收入。

  随着定结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拉姆卖酒的收入逐年增加。她对鸡爪谷酒的未来充满期待:“期待年轻一代通过电商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将鸡爪谷酒带到更大的市场上。”

  陈塘的好山好水不仅孕育出了鸡爪谷酒,还孕育了漫山遍野的绿竹,造就了西藏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塘竹编技艺”。竹丝在竹编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加布的指尖飞舞,顷刻间便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

  15岁起,加布就会编织竹篮。他的竹编产品曾获日喀则“十大最具市场前景手工制品”称号。如今,加布创立了定结县陈塘镇帕布竹编合作社,还带起了学徒。去年,他在夏尔巴文化旅游节和日喀则市举办的珠峰文化旅游节上,靠销售竹编作品收入6万余元。

  加布说,文旅发展给非遗带来了机遇,让传统技艺焕发了新生。他要不断提升自己技艺水平,让非遗产品在广阔的文旅市场上越走越远。“我的竹编要飞出喜马拉雅群山,飞向更广大的市场。”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xzxw/202407/t20240715_4259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