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渐渐从历史深处走出,进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视野,成为“国潮”的一部分,为年轻人所喜爱。“乐东青年夜校”聚焦传统民族文化开设独具乐东特色的黎族哈方言酿酒黎陶、黎族民歌等非遗课程引领各族青年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黎族哈方言山栏酒酿造技艺入选乐东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十余名青年走进酿酒基地,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验山栏酒酿造过程,从精选的原料到精湛的酿造技法,感受每一滴酒背后所蕴含的匠心与智慧。
抱邱村是一个黎族村庄,有悠久的黎陶制作文化。“乐东青年夜校”将课堂搬到了抱邱村,各族青年不仅学习中国陶瓷简史,中国陶瓷的类型和用途、发展历程以及陶瓷器鉴赏的基本方法等知识,还亲手体验了黎陶捏制,精心设计和打磨自己的陶器作品。在指尖轻触间,赋予紫金陶泥全新的生命,也激发出青年们对非遗文化技艺的浓厚兴趣。
黎族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作了浩如烟海的黎族民歌,音调形式多样,演唱起来婉转动听,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民歌课上,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迎客歌》,以富含情感的歌声唱出了黎歌之韵、黎歌之情。黎族民歌课让更多年轻人认识黎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
“青年夜校”是乐东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团乐东县委将开发更多青年夜校特色课程,引领各族青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青春之力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