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连南瑶族自治县以山苍子特色产业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立足林业资源禀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山苍子产业作为破解林业转型瓶颈、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引领、科技赋能、龙头带动、三产融合的多元路径,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企业与群众共赢的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筑政策支撑体系

  省民族宗教委、省林业局协同推进,将山苍子产业纳入民族地区“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和纵向帮扶重点任务,主要从三个方面为产业发展“输血赋能”:一是推进民族地区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夯实产业根基;二是将山苍子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植绿增绿的树种之一,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三是开展山苍子种苗研育科技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二、优化资源配置,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一是加大初始资金扶持力度。为保障产业顺利起步,2024年至2025年,省民族宗教委分别安排中央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项资金2543万元和3772万元,专项帮扶连南山苍子产业发展。此外,连南当地也积极作为,以木本油料项目申请地方债,截至目前共下达专项债7000万元用于木本油料基地设施建设,为山苍子产业茁壮成长注入“源头活水”。二是以现代科技手段破解传统难题。科研团队深入连南踏查野生资源累计100余人次,发现广东种源的63个山苍子家系繁育过程中均存在授粉困难、胚败育率高等问题。由于连南地处山区,山高坡陡难以行走操作授粉,且树冠稍高就难以覆盖、授粉不均匀,传统的套袋控制授粉、开放辅助授粉等方式均不适用。为此,科研团队经过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专家的反复探讨,最终研究确定借助现代低空技术,使用无人机辅助山苍子授粉为最佳手段。采用新技术后,原来需要一整天完成的工作量,仅3分钟即可完成,授粉效率相较人工授粉提升约500倍。三是加大技术与政策支持力度。为鼓励连南先行先试、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指导连南组建了由省林科院、高校“双百工作”服务队、山苍子种植领域企业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山苍子产业专家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借助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对连南山苍子产业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产业布局规划方案的出台,为连南当地科学种植、规范发展山苍子产业提供了清晰指引。目前,已建成良种培育实验室1个,通过采集野生种质资源和开展扦插等育苗试验,选育出适合连南及周边地区的高产优质山苍子新品种3-4个。

  三、聚焦主体培育,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领产业升级。在省民族宗教委与省林业局牵线搭桥下,省林业龙头企业广州市白云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连南绿连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总投资1.6亿元建设1.5万亩种植示范基地、0.7万亩野生资源抚育区及配套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超1亿元,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二是发挥联农带农机制作用,共谋协同发展。驻连南瑶族自治县涡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重点支持“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连南山苍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成功打造80亩山苍子苗圃基地和全省首个240亩高标准人工种植示范基地。驻涡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创新“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成立连南双湾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基地管护项目,仅苗圃基地就带动群众增收近90万元。该县已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700多亩,涡水镇100亩苗圃基地2025年上半年出圃优质种苗10万株,正向年产100万株目标迈进,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共享成果。

  四、推动三产融合,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连南将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山苍子农文旅特色IP。依托国内外林业、香精、木本油料等展会平台,因势利导举办连南半程马拉松、盘王节、稻田鱼节等特色活动,推动本地山苍子产品与县域品牌深度绑定。同时,集中建设一批包括民宿、研学基地等在内的山苍子文旅康养项目,进一步推动连南“农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山苍子成为彰显瑶乡特色的“文化符号”。

  五、擘画发展蓝图,打造全国产业高地

  连南为产业深入发展,出台了《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苍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着重围绕“一园两核”布局,依托寨岗镇建设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以涡水镇为种业中心、三江镇为交易流通中心,构建“种业-种植-加工-文旅”完整产业链。预计到2035年,将实现山苍子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鲜产品年产量超2万吨,建成集种业、加工、森林康养、科普研学等为一体的全国山苍子产业重点县,持续壮大瑶乡经济,示范带动“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沿线16个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以产业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供稿:连南瑶族自治县;编辑:民族工作一处·王国亮)


原文链接:http://mzzjw.gd.gov.cn/mzzjw/dtyw/zwdt/dfdt/content/post_47831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