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2020年以来,城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多措并举,加强辖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
固阵地,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好宣传氛围。城中区加强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建设,2020年至今共投入宣传专项经费70余万元,营造辖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好宣传氛围。一是在辖区范围增设大型宣传设施,制作花圃带景观标语牌8处、主题喷绘墙1000余平方米、沿街墙面宣传标语55幅等,覆盖辖区所有主要路段,营造良好社会宣传氛围。二是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制作大量宣传资料,印制城中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宣传折页各5万份、创建宣传环保袋3万个、民族团结进步牙膏2万盒、宣传雨伞1000把等,配合人口普查、社区换届、“壮族三月三”等节庆日开展宣传。三是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在城中区官方公众号“品质城中”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栏,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滚屏播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四是拍摄城中区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宣传片,在辖区范围内通过各种渠道展播。
显特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红色动力。城中区现有红色革命旧址二十余处,结合建党百年时间节点,加强“城中红土地”建设宣传,编印《星火城中》、拍摄纪录片《星火城中》、微电影《黎明华光》和宣传片《跟党一起奋斗》等,讲好“百年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结合河北半岛红色资源集中优势,打造长约一公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红色街区,弘扬柳州民族革命英雄事迹,开展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树典型,说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利用“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优评先方式,挖掘辖区内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故事,成功打造树立了汉族小伙刘柄均与壮族阿婆覃庆英“乌鸦反哺”的敬老孝先的事迹、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病妻20年的刘玉保和张玉群老人的家庭和睦的事迹、心怀报国航天梦亲手制作一千余架飞机模型打造青少年爱国航天教育基地的归侨老人杨腾祥的事迹等。结合“道德讲堂”、“百姓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平台,开展月月宣讲,将好故事、正能量传递给辖区各族人民群众,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搭载体,高质量建设同心文化项目。城中区“同心文化载体”建设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计划3年内完成14个同心文化建设项目,推动辖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完成的6个项目都能保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便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其中两处项目统筹兼顾了社区卫生治理难点整改、社区闲置三不管地带改造和社区文化宣传等方面,对路面进行道路硬化、增设居民休闲区域和文化舞台,既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也是群众活动小广场;两处项目通过增设景观硬件,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使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抬头可见、随处可学。截至目前,城中区已投入的同心文化载体项目共花费专项经费约72万元。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