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为进一步加强红河县古籍保护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彝文古籍情况,近日,红河县对全县彝文古籍进行详细普查和收藏整理。
鉴于大部分彝文古籍文献散落在民间彝族毕摩和彝文爱好者手中,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许多古籍被虫蛀,或磨烂、絮化、自然损坏,导致古籍文献残缺乃至遗失,对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造成巨大损失。红河县高度重视,开始谋划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民族古籍文献抢救保护作为工作重点。
目前已派出4名文化工作者深入全县6个乡镇,对500本彝族文献进行登记造册、数码摄录,对收藏者不愿主动捐赠的采取借用复印或电子档保存后归还,同时,收集到热心人士捐赠的5本古籍(故事类1本、民族风俗类4本)。散存在乐育镇、浪堤镇、宝华镇、车古乡、大羊街乡、石头寨乡等地彝文古籍文献资料有1000余册,持续开展对这部分彝族文献登记造册、数码摄录等的工作。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