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富川公安依托瑶乡特色警务模式 助推湘桂边界民族团结共融

时间:2021-12-0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1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工作抓好抓牢,探索实施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省际边界综治联勤警务模式,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形成“治安联防、维稳联控、处置联动,信息互通、应急互助、发展互利”“三联三互”格局,让两地群众共谱一曲“连心歌”,共织一幅“连心锦”,共跳一曲“连心舞”,合种一棵“连心树”,搭好一座“连心桥”,共创一片“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天地。近五年以来,全县实现了“三无”目标,省际边界治安环境得到净化,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2019年,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荣获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新华乡荣获“贺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白沙镇黑山村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屯。

  创建湘桂联合党支部,打造民族团结“最强堡垒”。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境内中原文化、楚越文化、岭南文化交融汇集,瑶族、壮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等多民族居住。富川公安局党委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与县委组织部多次探讨研究,主动与湖南省江华县、江永县公安局党委座谈沟通,组织双方毗邻乡镇党委、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学习交流,并达成协作共识。双方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以村为单位在乡镇间相邻的村建立湘桂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边界地区警务工作。联合党支部通过签订党建合作协议,建立党建联席会议、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定期开展边界党建研讨、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团拜走访等活动,共解矛盾纠纷、共兴文教事业、共商发展大计。联合党支部明确开发1个以上合作发展项目,通过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整合土地共同开发蔬菜、水果、林木等种植业,共同集资修建“连心和谐路”。同出劳力兴修水利,投资建设“小作坊”等,既有效解决土地纠纷,又带动边界群众经济发展。富川新华乡湖广村和湖南村联合党支部,带领双方村民共同成立水果种植合作社,共同开发了一处500亩存在边界权属争议的山场,采取收益双方共享的方式,有效避免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修建了一条一千多米的“连心路”, 2018年5月,富川石家乡坪珠村与湖南省江华县石壁塘村两百多年的边界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共同修建了一条边界水泥路,取名“坪石路”,意为“平息路”。

  创建综治联勤警务室,打造民族团结“前沿哨所”。富川公安局党委突出基础警务保障建设,组织交界的7个乡镇派出所加强与湖南省相邻乡镇派出所之间的治安协作,在边界有条件的村建立综治联勤警务室。同时,依托“山同脉、水同源、语同音、俗同形”优势,将边界一线村屯划分为网格区域,将民警、协警挂点到每个边界村,在每个区域内都建立群防群治组织,负责与挂点民警进行对接,提高双向熟悉率,构建起信息防控树状结构图。通过纵向管理推进边界治安防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开展打击违法犯罪、治安巡逻防范、调解矛盾纠纷、法律知识宣传、服务边民群众等工作的前哨作用。目前,全县共建立综治联勤警务室7个,并逐步建设成为边界治安防范的哨所、服务两地群众的窗口、化解矛盾的阵地。

  创新瑶乡特色普法,繁荣法治文化。一是“双边普法”提升法治水平。针对县内有7个乡镇与湖南省3县区毗邻的实际情况,富川公安创建省际边界“综治联勤警务机制”模式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用好省际边界沿线乡镇建立的7个综治联勤警务室,组建广西、湖南双边联合调解队、巡逻队、宣传队开展省际边界大普法活动,进一步提升瑶乡人民法治意识,同时让群众在普法学法用法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双语普法”凸显瑶乡普法特色。为了让普法教育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富川公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法规与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件结合起来,融入到用“山瑶话”“梧州话”演唱的“蝴蝶歌”、“辣咧香”、“绣球歌”、“快板”等瑶族山歌当中,搬上舞台,送文艺表演下乡普法,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普法形式受到关注和喜爱,少数民族群众既享受了文艺大餐,又受到了法治熏陶。三是“民俗普法”助推民族团结和谐。富川公安局将法律法规宣传巧妙与富川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地方特色相结合,在县内乡镇村寨举办的“盘王节”“上灯炸龙节”“抢花炮节”“农具节”“刘仙娘出游”等传统民俗活动期间联合县艺术团送普法晚会下乡,不仅丰富了传统民俗活动的内涵,还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学习法律法规的意识和热情。同时抓住“上灯炸龙节”民俗活动群众参与广、 规模宏大、节点特殊等特点开展普法宣传,主动占领互联网络平台发布普法知识,极大地提升了辖区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确保了“上灯炸龙节”民俗活动期间连续21年未发生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事件。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8813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