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特色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十三五”时期,隆林各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切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一城四地”核心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保发展、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强保障等各项工作,各族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十三五”时期,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
一、砥砺奋进,铸就辉煌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五年来,隆林坚持挑重担、打硬仗,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全面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谋长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9.31亿元,建设扶贫项目3325个,全县19699户8671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19699户86712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其中,鹤城新区成功入选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美丽搬迁安置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年来,隆林坚持调结构、稳增长,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打造一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构建较为完整的铝产业链条,铝镁合金线材以及铜包铝线材生产基地基本建成;创建覆盖县、乡、村三级联动电商扶贫服务体系,签约引进大北农等“三企入隆”项目13个。
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五年来,隆林坚持破难题、添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纳税、金融创新服务等评价指标达到先进水平;成为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先行先试县和广西区域第一个村镇银行“多县一行”试点县,打造了“政银企担”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扶贫“隆林模式”。
各族人民团结进取。五年来,隆林坚持守初心、担使命,以党建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勇担使命,接续奋斗
“十四五”时期,在新的赶考路上,隆林将围绕“一城四区”定位,聚焦强化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基础建设、民生保障、生态安全五大举措,以抓项目用政策为抓手,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新时代隆林高质量发展壮美新篇章。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奋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强化制度性供给和政策引领,让土地、资金、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着力打造全国性有机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推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桑园5.2万亩,西贡蕉、百香果等高效特色水果6.5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场65个。
培育产业壮大集群。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工业特色产业集聚区,探索清洁能源和新型特色产业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蚕茧丝绸、民族服装精深加工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6.1%、38.2%,增速均排百色市第1。
推动基础设施升级。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将隆林打造成为广西与西部省市交通连接重点县,确保“东融西连,南通北畅”,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和交通便民服务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功能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建设物流、产业、休闲康养等一批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聚力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循环发展链条。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65平方公里,新(改、扩)建国省县乡村屯道路2853公里。
打造“五彩隆林”名片。结合隆林特色优势资源,实施乡风文明创建工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桂滇黔三省(区)旅游区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民俗品牌、创建一批A级景点、注册一批民族商标、培育一批先进典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和发展红利。建成40个自治区级生态村,森林覆盖率71.8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9.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主动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持续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更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新型生态铝产业、特色农业、旅游健康产业,拓展重大项目境外融资渠道,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蓄积新势能。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优先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职业技能培训等制度,加大创业就业金融和政策支持;深入实施健康隆林行动,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发展民主政治,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积极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坚决落实依法行政,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社会稳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