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调研 > 正文
东固畲族乡位于青原区东南部,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人,是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奠基地、江西省8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近年来,该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路上,一个民族 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以红色基因传承为重要载体,聚焦“红、 绿、古、蓝”多彩畲乡融合发展,推进“团结共富,一个民族也不会少”的东固实践,探索构建“多彩畲乡团结共富”共同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森林乡村、全省魅力乡镇十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省 5A 级乡村旅游点、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一、做强“红色东固”,筑牢团结共富根基。以红色作为 最鲜亮的底色,团结引领畲乡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推进共富共享美好生活筑牢根基、做强引擎。一是奏响红色“主 旋律”。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作为全乡党员干部的必学内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 实推进乡党政联席会科级领导领学制度;充分利用东固平民银行 旧址、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等红色资源点,创新 开展“党课开讲啦”“我是党员我争先”等活动,奏响红色主旋律。二是夯实红色“主阵地”。大力实施“红色点亮工程”,重点打造以东井冈社区、敖上村、三彩村、螺坑村为核心的东固“初心源泉”资源整合示范片区;按照精准“选”、规范“建”、长效“管”要求,打造敖上、六渡、三彩、古村等4个红色名村, 其中敖上村被列为中组部“红色名村”示范点,夯实了红色阵地。 三是培植红色“主角色”。把培育致富带头人、培植壮大集体经 济作为共富共享的主角色,探索建立“党建+合作社+村委会+企 业+农户”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培育了优秀致富带头人48人, 所有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4个超20万元。其中,敖上村依托红色研学,年经营性收入在15万元以上。
二、做大“绿色东固”,培植团结共富产业。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扬生态优势,兴绿色产业,富一方百姓。一是传统产业与绿色经济相促进。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干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带领全乡群众将林下经济变成“绿色银行”。目前,已巩固发展毛竹、油茶、茶叶10万余亩,扶持发展白莲、竹荪、山茱萸1600余亩,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吉安润田矿泉水厂,实现了“青山绿水间,农家日子甜”的美好生活。二是优质资源与旅游业态相融合。打造平民消费街、知青文化园等旅游重点项目,打响东固“二月二”庙会、“晒冬”会等节庆品牌,发展古瑞林民宿、拓奇军旅研学基地等多种业态,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群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敖上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省5A级乡村旅游点。 三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持续推进“遇困即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已将18户59人纳入监测范围;建立扶贫产业“一领办三参与”合作方式,增设扶贫公益性岗位158个、扶贫车间3个、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务工590人,确保脱贫不返贫。
三、做好“古色东固”,涵养团结共富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以畲乡本土文化为底色振兴乡风文明。一是增强历史文化自信。挖掘红军文化、根据地文化、革命金融文化内涵, 编印《将星闪耀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等爱国主义乡土教材;建立小学生讲解员队伍,义务为群众和游客宣讲,“黄公略英雄中队”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二是涵养民族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民族工作“连心共建”活动,大力弘扬“舞草龙”“跳觋”等传统民俗文化,扶持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化开发, 培养刘节明等民族文化致富带头人,“东固传统造像”入选国家非遗,蔡家垅自然村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江口和六渡畲族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三是提升乡土文化魅力。支持本土农民作家张水良撰写“脱贫攻坚”主题小说《云 岭》,生动展现省级贫困村云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崔巍落实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最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东固 红歌会”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交流项目,其发起人曾广东被评为“江西好人”、夏淑英入选“中国好人榜”,“最美乡风使者”叶琼兰家庭入选全省“最美家庭”。
四、做优“蓝色东固”,营造团结共富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架起畲乡党群“连心桥”,守护平安和谐“畲乡蓝”。一是公共事业“服务蓝”。创新推进民生领域“微改革”,实施中小学校危房改造1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教学环境大幅提升;推进东固卫生院综合大楼和15个村级卫生所提升改造工程,医疗卫生惠及大众;探索“党建+养老服务”,建立7支无职党员居家养老服务队,打造9个老人颐养之家,实现村级老人颐养服务全覆盖。二是基本单元“环境蓝”。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整合资金5732万元,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改造、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高标准建成日处理量达500吨的圩镇污水处理厂,全面拆除旱厕255座,新建公厕17座,实现主干道亮化、水冲式厕所、环卫第三方治理三个“全覆盖”。三是社会治理“幸福蓝”。探索推行“一村多组、一组一乡贤”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干群推荐、资格审查、会议审核等程序选定乡贤563名,聘任“杨慧芝式”乡贤调解员55名。其中,乡贤郑远权自筹50余万元建起了200余人的“东固微马队”,守护多彩畲乡平安幸福。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