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一是打造千里边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以崇左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加强新时代固边安边兴边工作,在各边境县(市)每年重点培育1个抵边示范村屯,力争五年内全市创建20个抵边示范村屯,打造千里边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推动边境一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提质增效,在抵边村屯中重点培育一批全国全区兴边富民典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民族特色村寨。培育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支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重点按照“甘蔗稳农、坚果富农”思路,加大民族政策和民族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坚果产业,力争边民实现产业增收人均1000元以上。同时,深入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提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支持抵边村屯建设,改善边境一线生产生活条件,引导人口在边境一线置业安居,实现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
二是深化实施抵边屯党组织建设“四个一”工程。把党组织建设抓到边境最前沿、最基层,做好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实施“一屯一党支部”工程。抓实屯级党支部建设,夯实引领兴边富民、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基础。目前全市405个0-3公里抵边自然村(屯)单独建立党支部359个,联合组建党支部13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整合资金完成150个抵边自然村(屯)场所建设,增强党支部服务群众能力。村屯党支部以“固定党日+”为载体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巡边护边等活动,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实施“一屯一产业项目”工程。以产业发展富民促民族团结进步,每个边境乡镇制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和引导抵边自然村(屯)依托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牛羊猪养殖、坚果种植等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和边民增收。引导动员鼓励企业抵边发展,村屯集体经济和边民实现“靠边吃边”。实施“一屯一基层治理机制”工程。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屯级治理模式,全面推行“党员首议制”,规范屯级组织议事规则,通过支部提议、户代表审议修订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将兴边富民、爱国守边、民族团结转化为边民的自觉行为。实施“一村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程。持续推进“一村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屯一级因地制宜创建“红色小屋”。常态化组织干部群众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守卫边疆。持续在抵边村屯深化拓展“家家户户挂红旗、重大节日升国旗”“巡边防、护界碑”等活动,强化边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村民就是一名哨兵”的守边固边意识。
三是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947个,扶持坚果等特色产业项目7个,在边境一线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屯20个、广西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单位15个。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风貌改造相结合,整合各类资金1.3亿元,扶持1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其中10个村获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村获命名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行”活动,挖掘边关风情、壮族文化、山水田园等地方特色,助力乡村旅游,拓展农村产业发展渠道。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