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近年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实际出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全流程参与,协调各方面合力推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力促进百色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思想统一,领导高度重视。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充分发表意见,取得工作共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深入开展人大民族工作,积极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创建人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品牌,目标统一,靶向明确,一届接着一届干,把百色市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库区移民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创出成绩、创出品牌、创出口碑、创出和谐。
抓团结主题,动员社会参与。2020—2021年,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专题调研,撰写工作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存在困难问题的意见建议提交常委会讨论,并将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时转交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020年底前,组成调研组监督未开展创建工作的县(市、区)及时召开动员大会,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等各项创建活动,助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经过百色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全程了解掌握并提出创建工作建议,全市各县(市、区)和各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社会氛围浓厚,出现各县(市、区)各单位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的良好局面。截至2021年11月末,靖西市和德保县成功创建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右江区、田东、平果等六个县(市、区)申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市),百色市人大办公室等45个单位申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抓工作创新,跨省周边联动。近年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主动加强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对接和往来交流,创新提出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创建省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切实推动两地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创工作的落实。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签订《百色文山共创跨省沿边连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和深化两州(市)交流合作,铸牢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民族地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人大代表履职多级联动。
抓民族立法,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索桂、滇、黔周边民族地区跨区域协同立法,推进万峰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2019年年初,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派出调研组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曲靖市,与两州(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沟通。2020年,三地协同立法工作正式启动,打造三省周边民族地区人大地方立法新品牌。2020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经贵州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同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召开“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万峰湖保护协同立法工作推进会”,就万峰湖生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开展协同工作。两年多来,百色市完成《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草案起草文本)》,进入人大修改审议阶段。隆林各族自治县享有民族工作立法权。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指导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地方立法,促进该县长治久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抓联络沟通,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与自治区人大、区内外各地方人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主动向自治区人大民族委汇报工作,征求自治区人大对百色市开展民族工作的建议。力求在充分依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开创具有百色地方特点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互助的人大民族工作特色亮点,保障较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宗教人士的合法权益,激发民族团结融合的强大活力,助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文化灿烂进步。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