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作出黔南贡献
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
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州350万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接续奋斗,全州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从2016年的第6位跃居2020年第4位。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被国家民委考核组誉为“黔南模式”。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基层基础。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党抓民族工作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工作责任,把民族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常态化做好做实民族工作。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分析民族工作,着力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强化政策供给,研究出台关于建设黔南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决落实精准方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创新实施“精准打法十条”“七个一机制”,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聚力难中之难,分别研究出台28项和26项政策举措,支持三都、罗甸两个深度贫困县提前一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小康行动计划,毛南族、仫佬族和土族3个人口较少民族率先通过省级小康评估验收。用好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和实体经济发展,优惠贷款额和贴息额占比连续7年稳居全省首位。
三是以加快“四化”为牵引,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工业七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为方向,以打造龙里经济开发区、瓮安—福泉磷化工两个千亿级园区为重点,以实施“双培育”“双服务”为关键,推动全州规模工业2020年总产值达13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905家。聚焦农业六大产业和优势单品,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十三五”年均增长6.5%。聚焦城镇“聚人生财”,积极融入“强省会”战略,大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推动城镇化率排全省第三。以打造旅游综合目的地为目标,以“绿博黔南·康养之州”为主题,以实施“四大行动”为抓手,推进旅游提质转型发展,旅游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用好民族地区立法权,出台民族医药、水书文化保护等地方性法规,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四是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适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四个五”创建示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数量居全省第一。率先在全国开展“互联网+”民族工作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平台,推动民族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乐共事共建“五共”为牵引,以108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重点,开展帮搬迁帮融入帮就业帮解困“四帮”服务,推动社区各民族群众更有归属感,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此次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关心厚爱,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为全省作出了表率。下一步,黔南州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尤其是谌贻琴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抢抓政策红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引领工程,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作出黔南贡献。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