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一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罗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各乡镇、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创建合力,使创建工作高位推进。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引领和推动罗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巡察重点事项,纳入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走深走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侧重配齐配强县民宗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增加配备了1名副局长,增加行政编制3名;2021年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90万元,通过人员调配、财政支持,为抓好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好宣传教育,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仫佬山乡落地生根。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电视、墙报、板报等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国家的民族法律法规,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县交通要道、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民族团结宣传永久性标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进一步提升民族团结活动群众知晓率。通过文艺演出、山歌会、诗词朗诵、民俗文化活动等形式,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向深入,营造深厚的宣传创建氛围。
(三)大力传承保护,全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通过诗词朗诵、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培育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成功举办“自治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晋京展”,仫佬音舞境《妹耍去》受邀参加“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充分展现了仫佬族民族文化自信和魅力。同时,积极推动仫佬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全县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83个(含国家级2个),其中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仫佬族依饭节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罗城对外宣传的一张最闪亮的名片。《仫佬族古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挖掘整理仫佬族民居八大特点和仫佬族服饰四大元素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形成民族品牌,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开播仫佬语新闻栏目,完成4部仫佬语电影的译配作。加大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重点打造四把镇棉花村深洞屯、东门镇石围古村和小长安镇大勒洞屯等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刺绣、草编、竹编、腊染等仫佬族传统手工艺。弘扬特有的“两边走”婚俗,体现罗城各民族开放包容、和谐共处的文化传统,促进新时代男女平等和民族团结。
加强载体建设,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罗城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丰富拓展“七进”活动内涵。每年培育3个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全县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落细、落实、落到位,涌现出一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个人、集体。近年来,该县共有1个单位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人被授予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2个单位获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人获表彰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个单位获河池市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近年来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30个模范集体和60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当前,全县正在培育20多个示范点,争取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开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