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2020年以来,怒江州向15个千人以上易地扶贫办搬迁安置点选派500人的就业小分队,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2021年,全州完成转移就业19.94万人,比2020年增长0.94万人,创历年之最。
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就业帮扶作为搬迁群众“稳得住”的重要措施。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从州、县(市)机关事业单位、社区选派500名工作经验丰富、懂群众工作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干部组成就业小分队,到全州15个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驻点开展为期近3个月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就业小分队队员覆盖到每一栋楼,确保每一栋楼都有专人负责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由怒江州人社部门业务能力突出人员担任小分队队长,以发动转移到省外就业为重点。就业小分队在发动群众外出就业的同时,组织队员围绕劳动力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宣传方式、群众心理等内容开展经常性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确保队员政策清、情况明,助推宣传发动工作向纵深推进。
早出晚归,是队员们的日常工作状态。他们每天深入搬迁群众家中,耐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除民忧,并积极宣传外出务工政策,推荐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项目,发动群众外出务工。同时,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宣传发动情况,对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研究对策。
在小分队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怒江曾因无技能、不会说普通话,不愿外出、不敢外出的群众打消了顾虑,纷纷走出家门,踏上了外出务工之旅。
2021年,全州完成转移就业19.94万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98万人,就业率达88.72%。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