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百色: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2-02-19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要和共产党员站在一起”……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百色400万各族人民表现出临危不惧、同心同德、命运与共、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勇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藏青蓝”“志愿红”迅速集结,传承了百色人的红色基因,弘扬了红城人可歌可泣的精神谱系,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信念,以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筑牢国门疫情防线。

  在大战大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三个不进不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资源到位、措施到位、指挥到位、响应到位、责任到位、信息到位、外控到位、内管到位、救治到位、服务到位等“十个到位”,把疫情防控当做一次战役和大考,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实践,打响了一场全市社会各界、各族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荡气回肠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在排除万难、共克时艰中进一步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防控实践中增强“五个认同”

  疫情凝聚力量,各族党员干部尽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各族党员干部带动各族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15000多名医务工作者成为“最美逆行者”,8000多个党组织成为疫情防控“桥头堡”,17万余名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3.45万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战“疫”一线亮丽的“风景线”,区内外爱心企业和各族群众纷纷捐款捐物共同抗击疫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民族团结,凝聚起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的强大力量。不少宗教界人士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危难关头,各族群众用心守护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团结奉献、共克时艰的“百色力量”,同心战“疫”,中华民族共同体伟大力量凝聚迸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新高度,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在抗疫一线。

  在守望相助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全市各族各界彰显民族团结的场景处处皆是。很多医护人员连续奋战,很多老人小孩撑着雨伞在寒风冷雨中有序排队等候核酸检测,很多志愿服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投入抗疫一线,很多壮乡儿女捐赠自家的蔬菜和猪、鸡鸭用最朴素的物资表达最浓烈的爱……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但在抗击疫情中心手相连、和衷共济,使每一个防控站点、每一项措施得以落实,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平台和载体。各族儿女在这里手拉手、心连心、共抗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贡献了坚实力量。

  在常态化防控中厚植家国情怀

  民族团结是百色各族人民最强的“免疫力”,各族人民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但用共同的信仰、精神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守护各族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钢铁防线。百色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弘扬抗疫英雄事迹,营造对标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厚植爱国爱党的情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常态化疫情防控,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既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又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和生动实践。

  在守边固边中彰显爱国主义情怀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这是百色全体党员的铮铮誓言。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国守边、为国守门”成为各族人民的信仰。各族人民构建起了“党组织+民警+民兵+县乡(镇)村组干部+边民”的全民守边护边大格局,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手挽手、肩并肩在边境一线筑起了一道生命安全的防护网,用守土固边诠释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深挖各族人民守卫边疆的共同历史,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注入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之魂,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和英雄模范,以行动彰显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守边、共同抗疫的强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12976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