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以“石榴籽”工程为抓手 全力打造民族工作“升级版”

时间:2022-12-23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成都市青白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以青白江区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打造“石榴苑”、讲好“石榴荟”、选育“石榴星”、架设“石榴桥”的“石榴籽”工程,着力开创全区民族工作“升级版”,不断描绘和睦、和顺、和谐、和美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1)聚力打造“石榴苑”,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一是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建成“八阵印象馆”“同心苑”“红石榴家园”“民族联络驿站”等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阵地10余个,匠心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精神家园。在社区、小区、学校、医院等打造“石榴管家”服务平台,创新开设“同心之家”服务窗口,积极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族语言文字翻译等温馨服务。二是进一步整合辖区各类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社区驿站等,全方位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积极打造富含民族团结元素的宣传栏、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科普栏、体育设施等100余处,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三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在公园、广场、绿道等公共空间,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长廊和特色景点30余个,精心塑造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文场景,合力创建“邻里时光”综合体、小游园、文化广场等多元文化共融的中华民族地标10余个,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2)用心讲好“石榴荟”,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一是依托旱八阵图等文化遗迹和彝族年、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节庆,创新开展民族理论“微宣讲”活动80余场次,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200余场次,多形式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二是以社区文化活动、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种文化宣传交流活动300余场次,积极邀请各族群众代表讲好“蓉城一家亲”青白江故事,通过坝坝会、宣讲会、读书会等形式,分享各民族文化习俗和历史内涵,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三是积极组建以“统战联络员、社区居民网格员、各族群众”为成员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10余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健康体检、法律援助、入户调解等贴心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努力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共融、服务共享、文化共鸣。

  (3)广泛选育“石榴星”,凝聚民族团结进步之力。一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系列表彰活动,在教育、卫健、工会、妇联、民营企业等各个领域,选拔评选以名师、名医、工匠、三八红旗手、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志愿者等为代表的“最美石榴星”“石榴籽标兵”“红石榴先锋”50余名,大力培育、广泛宣传各领域各族群众的先进典型。二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进寺庙,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企业、模范村组、模范学校、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等评选活动10余场次,积极树立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倡导向模范学习看齐。三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载体,开展“共话石榴情”系列学习典型活动50余场次,采用专题学习、座谈交流、典型宣讲等方式,形式多样地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和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

  (4)集智架设“石榴桥”,绘就民族团结进步之画。一是依托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平台,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N”联盟,多元化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泛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连心桥”,为各族群众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岗位信息等服务,为上千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和各族群众联合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二是高能级推动对口支援甘孜州九龙县工作,围绕资金项目、民生产业、人才智力、基层治理等内容,精心编制《成都市青白江区对口支援九龙县2022年度专项实施方案》,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362万元,明确28个帮扶项目,全方位推动九龙县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助力九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三是积极开展对内对外互观互学交流活动20余场次,组织全区各族群众主动深入民族地区和本辖区开展助学、助医、助残、定向捐助等帮扶活动120余场次,投入帮扶资金142万元。全力落实“9+3”职业教育政策,先后帮助5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创业就业,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2/12/12/729ab5fcbb8d425186807e9edab242b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