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东兰县管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东兰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使用管理和效益,严格规范资金项目“选、建、管、效”流程,将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打造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工程”、造福各族群众的“幸福工程”,有力促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发挥优势,严选精优项目。严格按照《广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发挥统战部门联系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在项目入库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相关部门、乡镇和群众意见,拓宽发展思路、优化项目配置、择优排序储备,实施项目按择优排序从项目库中提取。

  二、强化监管,推进项目建设。成立项目组,落实专人专责做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入库、实施、验收、管护等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由县民宗局牵头,联合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和其他涉及业务部门通过常态化督查、不定期抽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时按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三、紧扣主线,发挥项目效益。2021-2024年东兰县共获得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4930万元。资金使用管理上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部门主责主业,瞄准解决群众发展需求,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民生基础设施、民族特色产业、民族手工业项目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共实施项目59个,联农带农5018户17709人(含脱贫户1680户6093人),直接带动群众就业超过800人。东兰县武篆镇那烈村获命名第四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三弄瑶族乡苏托村获命名第五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东兰县传统壮锦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点企业。

  四、优化机制,突出“融”的路径。注重合作发展,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采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村集体资金投入+企业发展资金+群众资金及土地入股分红”的合作方式建设项目,共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550万元,村集体资金50万元,带动群众流转土地400多亩,形成村集体经济资产1859万元;注重效益放大,强化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作用。创新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发展巴畴民族风情村保护和建设项目试点,并获得300万元的试点专项资金支持。东兰县巴畴民族风情村荣获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之一。

  五、统筹合力,加强后期管护。依照合作方式的不同,签订资产使用协议,明确资产分红时间和分红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日常运营监督,建设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村集体经济办共同跟踪,遇到问题联合解决,确保项目资产正常发挥联农带农效益,按时给付村集体经济分红,不断激发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活力。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93387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