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族资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民族资讯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柳城县委统战部用好“3456”工作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时间:2021-12-11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柳城县委统战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抓好统战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时,积极发挥领导者、组织者作用,推动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个运用”,强化党的领导

  运用“三勤”凝聚共识。勤汇报,对上级的重要精神、重要工作任务,及时向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汇报,争取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勤上会,充分用好县委常委会前征集常委部门议题机会,将统战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议题,通过县委常委会形成决议推动工作。勤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中央、全区、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列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由于领导重视,县财政在原每年预算给县委统战部7万元民族宗教工作经费基础上,2019年增加到32.2万元,2020年再追加20万元(共52.2万元),2021年继续追加52.2万元(共84.4万元)。

  运用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理清思路。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不但将上级重要精神在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将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来落实,还将县委统战部的工作设想通过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理清思路,形成共识。今年先后通过了《柳城县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行动实施方案》、《柳城县2021-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柳城县推动“同心文化载体”建设工作方案》,对县委统战部提出的积极朝着“十四五”期间,逐年创建成为柳州市、自治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方向迈进。

  运用专项绩效考评指挥棒推动工作。细化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评内容,明确全县各单位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推进会,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县委统战部还通过组织各种经验交流会,为各单位提供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机会。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有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二、抓实“四个举措”,加快建设发展

  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县委统战部用好用活民族政策,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五年来,全县实现21978贫困人口脱贫、2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区扶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等次。

  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族地区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共投入3700多万元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81个,直接受益少数民族人口5.6万人。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在古砦仫佬族乡整乡推进基础上,还打造了多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宜居乡村示范点。

  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的典范、守法经营的典范、创业创新的典范、回报社会的典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县民营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持续开展解决民营经济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

  三、围绕“五个主题”,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宣传筑牢思想。县委统战部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全县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知晓率达 95%以上。加强对新闻媒体、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宗教场所等“十进”活动。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示范长廊、示范群。

  加强治理服务群众。在政务服务、户籍管理、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经商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政银合作就近办”等双语双向工作,大力解决各族群众办事难题。乡镇中学学生逐步迁移至县城学习,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

  加强沟通加快融合。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引导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共居、共同发展,让各族群众在柳城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以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每年三月三、重阳节等节庆为重点,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各类民族特色赛事活动,开展抢花炮、背篓绣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高杆绣球等,有力有效展示民族风采,提升民族团结之情。古砦仫佬族乡开塘节、依饭节等民族特色活动吸引了县内外游客和各民族同胞前来参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疫情期间,引导全县宗教界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县宗教界在疫情期间约有330余名教职人员和信众投身防控一线,并捐赠物资共计16.4万元。引导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以扶贫助学、援助建设为主题,积极发挥宗教界扶贫济困优良传统。凤山开山寺慈善护生功德会近年用于慈善活动经费200多万元。

  四、突出“六个特色”,确保创建成效

  发扬“壮欢”特色文化。抓好壮欢文艺精品创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一批壮欢文化精品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和全区性文艺大赛的舞台。其中,太平镇中心小学 “小小壮欢歌手班”,被授予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壮欢歌曲《好好学习报党恩》参加“童心向党 喜迎十九大”活动获得在中央文明网、中国未成年人网进行全国展播,在广西文明网进行全区展播。

  用好“百村百戏”特色舞台。依托县文化馆开展“打造仫佬傩戏文化,提升百村百戏品牌”活动。全县近170支农村业余文艺队每年演出近2000场,《山间情话》、《岭上风流》等一批精品节目先后在区、市文艺大赛中获奖。

  打造“文旅融合”特色版块。结合古砦仫佬族乡自然生态和古民居、历史人文、仫佬民俗特色节气等资源,实施以保护开发百年古宅、千年古树、万亩红枫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百千万”工程。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年接待游客数依然增长33.3%,旅游消费增长39.5%。

  开展“三问”特色教育。为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五个认同”的高度认同,组织开展了“三问”学习教育活动。一问民族危难谁拯救?结合党史教育,用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鲜活事例,让广大干部群众清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问美好生活哪里来?用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让广大干部群众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问民族团结要不要?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任务艰巨,美好生活需要珍惜,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稳定是福,分裂是祸。

  启动“感恩”和“金种子”特色工程。组织开展“百村千屯感党恩,各族群众跟党走”活动,利用宣讲团举办专题讲座,利用驻村工作队员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有效提高了受众面和影响力,激发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将民族理论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体育课程,结合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潜移默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同心文化”特色载体。截至目前,已建成同心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13个,成立同心文艺队36支,同心体育运动队22支,开展主题系列活动106场次,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将已建成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俱乐部、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老年活动中心、电教中心纳入“同心文化载体”建设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融入百姓日常文化、体育和娱乐中。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9408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资讯网 mz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30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